日历屋
万年历

大火

2020/7/8 16:02:49
万年历日历:大火知识
大火知识
中国四大火炉

火炉之所以被称为火炉,是因为这些地方的温度太高。中国四大火炉远近闻名,是对我国温度比较高的城市的称呼。据调查这些城市全年的炎热指数、夏季平均最高气温等因素相对于其他的城市都比较高,所以才被称为火炉。下面就一起了解一下中国四大火炉吧。

重庆

无论哪个版本的四大火炉,重庆似乎一直都榜上有名。从1981年到2010年里,重庆市夏季高温日数高居10个城市的首位,为28.5天。其中连续大于35度的高温日数平均值为11天,高于38度的天数平均为6.5天,这两项指标也都名列榜首。

福州

全国33个省会级城市,最近10年(2000年-2009年)高温天总数。福州以10年375个高温天名列榜首,第二是杭州(355个高温天),第三是重庆(343个高温天)。内地最新三大火炉分别是福州、重庆和杭州。福州为中国内地省会级城市的高温王者,超过了重庆,成为内地大城市第一火炉。

杭州

杭州有钱塘江和西湖,水面蒸发会增加湿度,人感觉更热,而且极端气温最高可达39.8度至42.9度

南昌

每年夏季最热的时候,午夜12点室内温度可以达到33-35度,直到凌晨3点后温度才会下降。正午室外温度更达到40度左右,地表温度达到60-70度,人们即使在屋内或树下避暑,仍然汗如雨下。


中国四大火炉哪四大

夏日炎炎,每到夏天我们都会躲进空调房里避暑,中国有四个城市,由于夏天的高温,被称为是四大火炉。那么四大火炉是哪四大火炉呢?

中国“四大火炉”指的是长江流域的南昌、重庆、武汉、南京这四个城市。四大夏季气候炎热的大城市被称为“四大火炉”,四大火炉中最闷热、无风的城市就属南昌。

火炉城市是中国对天气酷热的城市的称呼。科学上用出现35℃以上高温日的天数来衡量一个城市的炎热程度,一年中最高气温超过35℃的日子达20天以上,而且出现过40℃以上的高温天气,这样的城市就被成为是“火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的降价、生活方式的改变,汽车尾气的排放以及空调的普及,都在向大气排放热气。城市里的人口、高楼、道路密集,混凝土、柏油路使太阳辐射升温快,散热慢,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城市的温度在逐步升高,越来越多的“火炉”涌现出来。

在2017年7月,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榜单里,通过综合分析中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气象资料,首次向公众权威公布中国夏季炎热城市情况,综合分析的结果是,夏季炎热程度靠前的10个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分别为重庆、福州、杭州、南昌、长沙、武汉、西安、南京、合肥、南宁。


中国四大火炉城市

导语: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国四大火炉城市是重庆、南昌、武汉和南京。但是,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强,每个城市的气候每年都在发生变化,所以“四大火炉”城市也不再是这四个了。那么,最新四大火炉是哪四个城市呢?一起来了解。

中国四大火炉城市 最新四大火炉是哪四个城市

四大火炉城市

最新四大火炉城市为:重庆、武汉、杭州、南昌。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榜单,通过综合分析中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气象资料,首次向公众权威公布中国夏季炎热城市情况,综合分析的结果是,夏季炎热程度靠前的10个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分别为:重庆、福州、杭州、南昌、长沙、武汉、济南 、西安、南京、合肥、南宁。其中,排在前列的重庆、福州、杭州、南昌四个城市被不少网民冠名为“新四大火炉”

最早始于民国时期,当时长江流域的上中下游段重庆、武汉、南昌、长沙夏季气候炎热,故被传称为“四大火炉”。随着气候变化和气象站点的迁移,城市榜单也在变更。

“火炉”这个说法最早反映的是公众的直观感受,长期以来没有明确的定义和标准。21世纪后,火炉城市开始以炎热指数、高温日数、连续高温日数、夏季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等作为入选的考虑因素。

“四大火炉”形成的原因:

四大火炉

重庆、武汉、南京等长江中下游城市在夏季常常如火炉般闷热,主要是由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维持较长时间的高温高湿天气。特别是7月中下旬和8月上中旬,副热带高压一般维持在长江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区,使得这些地区闷热难耐。

重庆之热源于地形,“渝炉”堪称老山炼丹,是全国有名的盛夏高温区。而专家认为山城夏季多雨是工业化的结果,工业排放物(二氧化硫、微小粉尘等)的增加影响到太阳辐射,导致了降水量提升,高温日相对减少。这样的“人工降雨”一定程度上是环境污染的“意外收获”。

江城武汉可称“一代炉魁”。此地江河湖泊众多,水汽大量蒸发,团团热气将整个城市罩住,一方面减慢了地面热量向空中辐射的速度,另一方面使人体表面不易散热,宛如桑拿,汗出如浆,闷热难耐。1934年某日武汉41.3℃的纪录为江城夺得“炉魁”之称。

南京深得江南“夏九九”的精髓:扇子勿离手,出汗如出浴。宁沪两地高温堪称伯仲,不过上海临海地形让南京自叹不如,因为海陆间气压差,上海的晚上比南京凉爽很多,虽然两地日最高温差不多,但是日平均温度上海就比较低。

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空前规模的燃烧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汽车的降价、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们购车代步;加上空调的普及,这些都在向大气排放大量热气。城市里的人口、高楼、道路密集,混凝土、柏油路使太阳辐射升温快,散热慢,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城市的温度在逐步升高,越来越多的“火炉”城市涌现出来,这也是人类无节制活动加剧地球环境急剧变化升温的现实例证。


四大火炉是哪四个城市

早期四大火炉是重庆、武汉、南昌、长沙。新四大火炉是重庆、武汉、杭州、南昌。四大火炉是指中国天气炎热程度最严重的四个城市,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最新发布榜单,夏季炎热程度靠前的10个省会城市分别是:重庆、福州、杭州、南昌、长沙、武汉、西安、南京、合肥、南宁。

炎热的天气一般集中在中国南方的长江流域、及华北黄淮一带。“火炉”这个说法最早反映的是公众的直观感受,长期以来没有明确的定义和标准。

21世纪后,火炉城市开始以炎热指数、高温日数、连续高温日数、夏季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等作为入选的考虑因素。

火炉城市的定义分为创纪录高温、人体适应度和持续高温时间,论气温,谁也比不过“火州”吐鲁番,但是在潮湿的南方,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城市,湿热的天气更让人难以忍受,其中,以山城重庆、江城武汉、石头城南京、星城长沙、英雄城南昌最甚。


四大火炉是哪四个城市

提起重庆,大家都知道重庆有“山城”“雾都”“四大火炉之一”的别称。这主要是因为重庆多山,而且重庆多雾,还有就是重庆夏天的天气十分炎热。那么,除了重庆之外,其他三大火炉分别是哪几座城市呢?一起来看看吧!

四大火炉是哪四个城市
四大火炉指的是中国夏天天气炎热程度最严重的四个城市。最新的中国四大火炉城市分别指的是重庆、武汉、杭州、南昌。
中国炎热程度靠前的城市主要有重庆、福州、杭州、南昌、长沙、武汉、西安、南京。 网民将排名比较靠前的重庆、武汉、杭州、南昌冠为中国“四大火炉”城市。
民国时期,中国主要有“三大火炉”的说法,分别指的是重庆、武汉和南京。如今,人们设定了新的“”城市。

除了“四大火炉”之外,还有着“七大火炉”的说法,分别指的是南昌、重庆、福州、天津、长沙、杭州、上海这七个城市。
关于“四大火炉”的确定,主要是考虑炎热指数、高温日数、连续高温日数、夏季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等多种因素。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中国夏季城市的炎热程度呈现逐年上升的情况,因此,“火炉”的名单也越来越长了。


长江中下游三大火炉城市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南北和东西交通网的枢纽地带,水陆交通可是十分发达。长江中下游有三大火炉城市,那么,大家知道长江中下游三大火炉城市是什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三大火炉城市是哪几个?以下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一些内容。

长江中下游三大火炉城市

长江中下游三大火炉城市是指重庆、武汉和南京。长江流域的中下游段重庆、武汉、南京夏季气候炎热,故被传称为“三大火炉”。

民国时期,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片夏季高温区,南京市、武汉市和重庆市,一年中日最高气温超过30℃的日子达70天以上,而且出现过40℃以上的高温天气,所以人们也称这三大城市为“三大火炉”。

不是指这三大城市气温高的异常,而是作为知名城市,她们的热更容易被记住,被历代文人墨客宣传的结果。

2017年,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榜单,通过综合分析中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气象资料,首次向公众权威公布中国夏季炎热城市情况,综合分析的结果是,夏季炎热程度靠前的10个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分别为:重庆、福州、杭州、南昌、长沙、武汉、西安、南京、合肥、南宁。

由于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变化,火炉城市开始产生变化,部分地区高温日增幅明显。部分城市开始不断植树造林,传统火炉中以南京为代表的炎热程度逐渐与江南、华南地区其他都市相比大为减轻。

三大火炉城市温度数据

实际上这三大火炉还不算热。从35℃以上高温的天数看,在长江沿岸,安庆有20天,杭州21.9天,都比南京的多;九江有25天,黄石25.6天,也比武汉的多;重庆涪陵有36.4天,重庆万州有36.9天,也在重庆以上。在长江沿岸以外的高温“火炉”就更多了,例如,江西贵溪的炎热天数有42.7天,湖南衡阳42.9天,重庆开县41.6天。

在人们传统观念中,南京、武汉、重庆、南昌是公认的“四大火炉”。然而,福州被列为全国最热城市,2000~2009年10年间有375个高温天数(气温超过35℃),但这一数据并非最新,最早来自中央电视台气象节目主持人宋英杰博客。

2017年,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榜单,通过综合分析中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气象资料,首次向公众权威公布中国夏季炎热城市情况,综合分析的结果是,夏季炎热程度靠前的10个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分别为:重庆、福州、杭州、南昌、长沙、武汉、西安、南京、合肥、南宁。

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涝

因为受亚热带季风和台风等因素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平原区是中国暴雨多发区和暴雨强度最大的区域之一,也是暴雨洪涝灾害多发区域。尤其是长江干流从湖北荆州到安徽铜陵沿线的两湖平原和皖西皖中平原等低洼区域,由于暴雨汇流面积大,支流众多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又夹于南北丘陵山地之间,是最易发生暴雨洪涝灾害的区域,长江流域曾经发生的多次严重洪涝引发的溃堤和淹没灾害大部分就发生在这个区域。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4月前后雨水明显增多,5月份洪涝次数显著增加,但主要是在江南地区。6月中至7月上旬是梅雨期,雨量大,是洪涝发生的集中期。7月中至8月为少雨伏旱期,发生洪涝的机会少,但沿海地区受热带气旋影响仍可遭受洪涝灾害。大部地区洪涝集中在5~7月,受涝次数占全年的80% 左右。从季节上看,夏涝最多,春涝(以渍涝为主)次之,秋涝第三,个别年份有小范围的冬涝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