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屋
万年历

旱灾

2022/9/13 21:51:48
万年历日历:旱灾知识
旱灾知识
为何华北地区多干旱灾害

干旱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破坏,导致植被覆盖率减少、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严重等现象。那么,大家清楚为什么华北地区多干旱灾害?华北地区为什么易发生干旱灾害?接下去给大家分享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灵活运用,以下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什么华北地区多干旱灾害

一方面是因为华北地区处于湿润半湿润区,常出现春旱,就是指气温回升比雨期到来的快,导致的土壤水蒸发大于补充所形成的干旱;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华北地区人口及工农业密集,对水的需求量大,导致径流减少,长此以往形成当地干旱现象。

因为华北的降水主要依靠来自于太平洋的东季风带来的水汽形成降水,但东季风在春季主要影响的是华南地区,东季风还没有影响到华北地区,所以华北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并且华北地区工业发达尤其是重工业,工业发展需水量大,自然用水量也就多,华北的人口多,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这三个用水大户加起来,华北地区的原本就不多的水资源就更少了,这就是华北春旱形成的原因。

华北地区干旱治理措施:(开源节流)a南水北调;b修建水库;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d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e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f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g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建国以来,华北地区曾先后发生过1960年、1965年、1968年、1972年和自1997年以来的连续干旱。华北是亚洲温带对气候变化最敏感和脆弱的地区之一。

已经发生的气候变暖对华北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影响,与气候变暖密切相关的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干旱频发、水资源短缺,对这一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构成了威胁。

河北省发生过的干旱

2003年,河北省连续第七年干旱,57座大中型水库蓄水比常年偏少10亿立方米,灌区200万亩耕地无水可供,18万眼机井出水严重不足,303万人发生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

2007年,河北省因干旱少雨,旱情持续发展,受旱面积达到3600万亩,23万人因干旱出现季节性临时饮水困难,地下水位下降,春旱形势十分严峻。

2008年春季,河北省85%的地区达到重旱程度,耕地受旱面积5000万亩,25万人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同时,由于降水减少,水库蓄水不足,而用水量大量增加,造成了这一地区地下水严重不足,形成了华北平原地下“大漏斗”。

目前,节水农业正在这一地区兴起,并利用人工增雨等抗旱措施,开源节流,以期缓解干旱缺水的紧张压力。

世界各国防止干旱的主要措施:

1,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生态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可减轻和避免干旱的威胁。

2,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制定用水计划,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充分发挥现有水源的最大效益;

3,改进耕作制度,改变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

4,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

5,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以及暂时利用质量较差的水源,包括劣质地下水以至海水等。

6,营造防风林,广种树草,提高绿化面积指数,也是防御干旱的有效措施。

相关推荐

干旱灾害还可能诱发哪些次生灾害 干旱可能会诱发什么次生灾害

干旱灾害的应急响应措施包括什么 干旱灾害应急措施包含哪些

中国十大自然灾害排名 全国十大自然灾害排行

干旱和旱灾是一个意思吗 干旱与旱灾是同一个含义吗

干旱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 干旱灾害引起的衍生灾害


干旱灾害常发生在什么地区

据悉,干旱灾害是普遍性的自然灾害,会影响到农业受灾、工业生产、生态环境等方面。最近有些朋友来咨询小编,干旱灾害常发生在什么地区?干旱灾害主要发生在哪些地区?有不知道的小伙伴赶快跟着小编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大家阅读愉快。

干旱灾害常发生在什么地区

干旱灾害常发生在大部分集中在非洲撒哈拉沙漠边缘,中东和西亚,北美西部,澳洲的大部和中国的西北部。这些地区常年降雨量稀少而且蒸发量大,农业主要依靠山区融雪或者上游地区来水,如果融雪量或来水量减少,就会造成干旱。世界上半干旱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包括非洲北部一些地区,欧洲南部,西南亚;北美中部以及中国北方等。这些地区降雨较少,而且分布不均,因而极易造成季节性干旱,或者常年干旱甚至连续干旱。

中国大部属于亚洲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影响,在区域间、季节间和多年间分布很不均衡,因此旱灾发生的时期和程度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点。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春旱突出,有"十年九春旱"之说。黄淮海地区经常出现春夏连旱,甚至春夏秋连旱,是全国受旱面积最大的区域。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伏旱和伏秋连旱,有的年份虽在梅雨季节,还会因梅雨期缩短或少雨而形成干旱。西北大部分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常年受旱。西南地区春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四川东部则经常出现伏秋旱。华南地区旱灾也时有发生。

洪涝灾害与旱涝灾害有区别吗

一、范围不同:

1、旱涝,汉语词组,旱灾和涝灾的简称。

2、洪涝, 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其影响是综合的,还会危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等。

二、内容不同:

1、旱灾:指因气候严酷或不正常的干旱而形成的气象灾害。一般指因土壤水分不足,农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或歉收从而带来粮食问题。

2、涝灾:由于本地降水过多,地面径流不能及时排除,农田积水超过作物耐淹能力,造成农业减产的灾害。造成农作物减产的原因是,积水深度过大,时间过长,使土壤中的空气相继排出,造成作物根部氧气不足,根系部呼吸困难,并产生乙醇等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影响作物生长,甚至造成作物死亡。

与干旱有关的灾害有两种:

第一种是旱灾。旱灾出现在不一定十分干旱,但要依靠当地的水分能够生活与发展各种产业的地区。在这样的地区,如果某年降水很少,就会感觉水分不足,出现旱灾。旱灾就是能造成损失的偶然性干旱,不是常年缺水或无水的干旱现象。

华北是全国旱涝灾害的高发区。这一地区经济发展很快,人口急剧增加,生产发展迅速,对水资源的要求日益上升,旱灾也就更加频繁和剧烈。

海河流域是华北政治经济的中心。这里的年降水量只有400-800毫米,而降水的年变差系数(即前后两年间降水量差值的平均值/多年降水里的平均值)高达30%-40%,径流的变差系数则更高于降水,达到30%-60%。因此,这里旱涝灾害十分频繁,损失也最为突出。

另一种与干旱有关的灾害就是干旱化。干旱化不是偶然性的干旱,而是干旱的程度日益严重的长期变化趋势。干旱化是与旱灾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干旱灾害。但是,干旱化与旱灾有一定的关系,就是随着干旱化的发展,旱灾也必然随之增多和加剧。因此,旱灾频率与强度的升级可看做是干旱化的一个指标。

近几十年,经济的发展与大量城市的涌现,加上植被破坏,更促使旱涝灾害更加严重,面临极为严峻的干旱局势。

干旱化表现在旱灾区不断增加,灾情更加严重,并使原来的田园荒芜、生态退化、甚至变成荒漠。

相关推荐

为什么华北地区多干旱灾害 华北地区为什么易发生干旱灾害

汛期会不会发生干旱灾害 汛期是会引发干旱灾害吗

寒潮橙色预警有多冷 寒潮橙色预警天气很冷吗

冰雹橙色预警是什么级 冰雹橙色预警是哪种等级

地质灾害橙色预警什么意思 地质灾害橙色预警的含义是什么


干旱灾害的应急响应措施包括什么

干旱灾害具有普遍性的自然灾害,不仅会使农业受灾,还会影响工业生产、人类生活等等。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来好好学习一些,干旱灾害的应急响应措施包括什么?干旱灾害应急措施包含哪些?下面小编决定为大家总结一下,马上来看看吧。

干旱灾害的应急响应措施包括什么

1、加强全民水危机意识的教育,牢固树立长期抗旱思想,把节水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建立节水型农业、工业和社会。全社会的每个人都树立起强烈的水危机意识,彻底改变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观念。把保护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这是做好抗旱减灾工作的基本前提。

2、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提高抗旱工作的科技含量。要因地制宜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像西北地区搞雨水集流和窖灌工程,西南山区修建蓄水塘坝,黄淮海地区和东北平原地区发展井灌及平原水库等小型水利工程。深耕轮作、耙磨保墒、秸杆还田、地膜覆盖、增施有机肥等旱作农业技术;积极推广使用“旱地龙”等抗旱剂、种子包衣,以及其它一些生物和化学抗旱措施。

3、推行抗旱预案制度,建立抗旱信息系统和抗旱物资储备制度,提高对干旱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加快建立面向全国的抗旱信息系统,形成由中央、省、市、县组成的抗旱信息管理网络,集旱情监测、传输、分析和决策支持于一体,涵盖水情、雨情、工情变化的各种相关因素,能及时准确的旱情和抗旱信息,准确评价干旱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建立抗旱物资贮备制度可以克服抗旱经费下拨过程缓慢和被挪用等弊端,满足了“一旦需要,随时调用”的抗旱工作要求。

干旱灾害危害

一,干旱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

二,干旱是危害农牧业生产的第一灾害

气象条件影响作物的分布、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形成,而水分条件是决定农业发展类型的主要条件。干旱由于其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后延影响大,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生产最严重的气象灾害;干旱是我国主要畜牧气象灾害,主要表现在影响牧草、畜产品和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

三,干旱促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1,气候暖干化造成湖泊、河流水位下降,部分干涸和断流。由于干旱缺水造成地表水源补给不足,只能依靠大量超采地下水来维持居民生活和工农业发展,然而超采地下水又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区面积扩大、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2,干旱导致草场植被退化。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的生态脆弱地带,气候特点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雨热同季,降水主要发生在每年的4-9月。北方地区雨季虽然也是每年的4-9月,但存在着很大的孔径异质性,有十年九旱的特点。由于气候环境的变迁和不合理的人为干扰活动,导致了植被严重退化,进入21世纪以后,连续几年,干旱有加重的趋势,而且是春夏秋连旱,对脆弱生态系统非常不利。

3,气候干旱加剧土地荒漠化进程

4,气候暖干化引发其他自然灾害发生

冬春季的干旱易引发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自2000年以来,由于全球气温的不断升高,导致北方地区气候偏旱,林地地温偏高,草地枯草期长,森林地下火和草原火灾有增长的趋势。

相关推荐

温度升至37度以上发布高温什么预警 气温37度以上发布什么高温预警

干旱灾害预警由谁发布 干旱预警是由谁发布的

干旱灾害等级标准 干旱等级划分标准

干旱灾害的危害 干旱灾害的影响

干旱灾害还可能诱发哪些次生灾害 干旱可能会诱发什么次生灾害


汛期会不会发生干旱灾害

众所周知,旱灾的危害主要有河流断流、水库干涸、作物欠收等等。那么,今天小编想跟朋友们来好好聊聊,汛期会不会发生干旱灾害?汛期是会引发干旱灾害吗?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出来了一些需要的信息,希望大家从中学习借鉴有用的知识。

汛期会不会发生干旱灾害

汛期会发生干旱灾害,水旱灾害包括河湖洪水、渍涝灾害、山洪灾害(指由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台风灾害、干旱灾害、供水危机以及由洪水、地震等引发的水库垮坝、堤防决口、水闸倒塌等次生、衍生灾害。

汛期是指江河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季节性水位上涨的时期。汛情就是汛期水位涨落的情况。

处于汛期的长江流域面临“又渴又旱”

持续的高温,使得本是汛期里的长江,面临“又渴又旱”的处境。

据了解,今年长江进入主汛期后水位持续退落,出现了“汛期反枯”的罕见现象。其主因是长江流域降雨明显偏少,上游来水减少,以及持续高温导致蒸发量增大。

记者从水利部获悉,日前,水利部已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要求摸清旱区缺水状况,科学调度水利工程,落实抗旱预案和兜底措施,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保障大牲畜饮水和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需求。

旱:水位记录同期最低,小型水库蓄水不足

相关数据显示,7月份以来,长江流域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4成;流域大部高温日超过15天,中下游部分地区超过25天;部分地区连续无有效降雨天数超过20天。当前,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较常年同期偏低4.7~5.7米,均为有实测记录以来同期最低;部分地区小型水库蓄水严重不足。

长江流域旱情快速发展,在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6省(直辖市),耕地受旱面积967万亩,有83万人因旱供水受到影响。

8月15日,安徽继续发布干旱黄色预警。自7月11日以来,淮河以南地区降雨偏少,安徽全省平均降雨较常年同期少5成,皖南山区较常年同期偏少达6成。7月中下旬以来持续高温天气,河湖库蓄水持续减少、长江干流及部分支流水位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低。安徽要求有关部门切实加强旱情监测分析预警、蓄水保水、供水调度等工作,全力保障城乡供水和作物浇灌等用水需求。

在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已于13日14时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针对持续性高温,湖北省气象局将开展人工增雨缓解旱情。在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于15日18时将干旱灾害黄色预警和抗旱Ⅳ级应急响应升级为干旱灾害橙色预警和抗旱Ⅲ级应急响应。

来自水利部门的信息显示,目前,长江流域大中型灌区水源可得到有效保障,部分灌区末端区域和望天田受旱较重;部分以小型水库或山泉水、溪流水作为水源的分散供水工程缺水,群众供水受到一定影响。

预防旱灾的措施:

1、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

2、改进耕作制度,改变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

3、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

4、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以及暂时利用质量较差的水源,包括劣质地下水以至海水等。

旱灾起因

1、地壳板块滑移漂移,导致表层水分渗透流失转移,使地表丧失水分。

2、水土流失,植树被破坏。

3、天文潮汛期所致。

4、水利工程缺乏或者水利基础设施脆弱,没有涵养水源。

5、没有顺应洪涝和干旱汛期规律,做到洪涝时蓄水涵养,干旱期取水调水,遵循自然规律,促进水资源动态平衡。

相关推荐

干旱灾害的应急响应措施包括什么 干旱灾害应急措施包含哪些

中国十大自然灾害排名 全国十大自然灾害排行

干旱和旱灾是一个意思吗 干旱与旱灾是同一个含义吗

干旱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 干旱灾害引起的衍生灾害

为什么华北地区多干旱灾害 华北地区为什么易发生干旱灾害


干旱灾害预警由谁发布

干旱灾害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因降水量严重不足,造成土壤水分亏损,河川流量减少,破坏作物生长等现象。干旱灾害是有预警的,那么大家知道干旱灾害预警由谁发布?干旱预警是由谁发布的?接下去请大家收藏好小编精心准备的内容。

干旱灾害预警由谁发布

干旱灾害预警由气象局发布,干旱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干旱指标等级划分,以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GB/T20481-2006)中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为标准。

《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规定了中国范围气象干旱指数的计算方法、等级划分标准、等级命名、使用方法等,并界定了气象干旱发展不同进程的术语。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中规定了五种监测干旱的单项指标和气象干旱综合指数CI五种单项指标为:降水量和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标准化降水指数、相对湿润度指数、土壤湿度干旱指数和帕默尔干旱指数。气象干旱综合指数CI以标准化降水指数、相对湿润指数和降水量为基础建立的一种综合指数。

干旱划分为五个等级

《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中将干旱划分为五个等级,并评定了不同等级的干旱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

1、正常或湿涝,特点为降水正常或较常年偏多,地表湿润,无旱象;

2、轻旱,特点为降水较常年偏少,地表空气干燥,土壤出现水分轻度不足,对农作物有轻微影响;

3、中旱,特点为降水持续较常年偏少,土壤表面干燥,土壤出现水分不足,地表植物叶片白天有萎蔫现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4、重旱,特点为土壤出现水分持续严重不足,土壤出现较厚的干土层,植物萎蔫、叶片干枯,果实脱落,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影响,对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一定影响;

5、特旱,特点为土壤出现水分长时间严重不足,地表植物干枯、死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干旱危害及防御措施

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大,平均每年干旱受灾面积占农作物受灾面积的一半以上,严重干旱年份受灾面积占农作物总面积高达75%。旱灾是具有普遍性的自然灾害,不仅会使农业受灾,还会影响到工业生产、城市供水等。此外,干旱还会对生态系统和环境造成的极大破坏,导致植被覆盖率减少,自然绿洲萎缩,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严重等。因此应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进行防旱抗旱工作: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改进耕作制度,改便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以及暂时利用质量较差的水源等。

气象干旱与农业干旱的区别及关系

气象干旱是指某时段由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收支不平衡,水分支出大于水分收入而造成的水分短缺现象。

农业干旱以土壤含水量和植物生长状态为特征,是指农业生长季内因长期无雨,造成土壤缺水,农作物生长发育受抑,导致明显减产,甚至无收。

农业干旱的发生程度除了受降水、气温等气象因素影响外,还与土壤性质、种植制度、作物种类、生育期等有关。在发生气象干旱后,假如能及时为农作物提供灌溉,或采取其他农业措施保持土壤水分,满足作物需要,则不会形成农业干旱。气象干旱是农业干旱的先兆,降水与蒸散不平衡使土壤含水量下降、供给作物水分不足,最终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所以,在灌溉设施不完备的地方,气象干旱是引发农业干旱的最重要因素。农业干旱往往滞后于气象干旱的发生,同样在出现降水后干旱解除,农业干旱也滞后于气象干旱。

相关推荐

40度以上可以不上班吗 气温40度以上能不上班吗

40度以上的天气有多热 40度以上天气是多少炎热

天气温度红色预警代表什么 高温红色预警是什么意思

气温升至40度以上发布高温什么预警 温度40度以上发布哪种高温预警

温度升至37度以上发布高温什么预警 气温37度以上发布什么高温预警


干旱灾害还可能诱发哪些次生灾害

干旱的成因是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人为因素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会对动物、植物以及人类产生影响。那么,大家知道干旱灾害还可能诱发哪些次生灾害?干旱可能会诱发什么次生灾害?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内容,供大家欣赏,希望大家喜欢。

干旱灾害还可能诱发哪些次生灾害

干旱灾害还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咸潮、森林火灾、病虫害、瘟疫、人畜饮水困难,导致粮食减产,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受阻,最终影响人类生活。

干旱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之一,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也日益如此。

根据《干旱数字报告》,过去40年中,每年约有1200万公顷的土地因干旱和荒漠化而丧失。在广阔的亚马孙地区,干旱变得越来越普遍,在本世纪的前20年,该地区遭受了3场大范围干旱,引发了大规模的森林火灾。在欧洲,光合作用在2003年夏季干旱期间减少了30%。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超过1000万人死于重大干旱事件,给全球造成了数千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而且这些数字还在上升。

持续旱灾引发日益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和联合国难民署日前发布联合公报称,东非难民数量从2012年的182万增加到目前的近500万,仅2021年就新增了30万。随着旱情持续、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不断攀升的食物和燃料成本,地区人道主义物资正在被耗尽,这将导致东非数百万流离失所的家庭陷入更严重的饥饿中。

共同应对干旱灾害

最好、最全面的解决方案之一是土地恢复,解决了水循环退化和土壤肥力丧失的许多潜在因素。除土地恢复之外,各国还需要在充足的资金和政治意愿的推动下,从“被动”和“基于危机”的应对方式转向“主动”和“基于风险”的干旱管理方法,包括协调、沟通与合作。

面对全球性干旱灾害带来的多重挑战,国际社会应有明确共识,必须缓解旱灾带来的严重损失和影响。解决非洲的干旱问题不能单靠相关受灾国家,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联合国应当加强对非洲等欠发达地区粮食安全、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等方面的重点关注,为这些国家兴修水利设施、土壤及植被保护等方面提供国际支持;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双边、多边渠道,为非洲等欠发达地区抵御旱灾提供资金、技术、设备、人才方面的支持。此外,非盟及非洲地区组织应当加强相关呼吁,加强与发达国家在相关领域的对话合作,着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从长远来看,全球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暖,减少碳排放,推动实现碳中和,切实加大对发展中地区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才是改善全球气候状况、减少极端气候的治本之策。

干旱介绍

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使土壤水分不足、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可分为土壤干旱、大气干旱和生理干旱三种类型。

土壤干旱是由于土壤缺水,植物根系吸收不到足够的水分去补偿蒸腾的消耗所造成的危害。大气干旱是空气中分干燥,经常伴有一定的风力,虽然土壤并不缺水,但由于强烈的蒸腾,使植株供水不足而形成的危害。生理干旱是不良的土壤环境条件使作物生理过程发生障碍,导致植株水分平衡失调所造成的损害。这类不良的条件有土壤温度过高、过低、土壤通气不良、土壤溶液浓度过高以及土壤中积累某些有毒的化学物质等。

干旱对作物危害程度与其发生的季节、作物的种类、品种、生育期有关。春季于早影响春播,或造成春播作物缺苗断垄,并影响越冬作物的正常生长。秋旱影响秋作物的产量及越冬作物的播种。伏旱和秋旱都会使土壤的底墒不足而加剧翌年的春旱。我国发生干旱最严重的地区是。甘肃中部、宁夏南部、山西和陕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中西部以及河北省坝上地区等。

中国境内降水主要源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印度洋西南季风输送的水汽。从空间格局来看,中国的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在400毫米等降水线,以这条线为界,其东南为受季风影响的半湿润地区,其西北为少受甚至不受季风影响的半干旱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农田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相关推荐

气温升至40度以上发布高温什么预警 温度40度以上发布哪种高温预警

温度升至37度以上发布高温什么预警 气温37度以上发布什么高温预警

干旱灾害预警由谁发布 干旱预警是由谁发布的

干旱灾害等级标准 干旱等级划分标准

干旱灾害的危害 干旱灾害的影响